投身網路、設計、文創等「軟實力」的年輕創業者,滿腦子創意,卻找不到資金;科技、製造等「硬實力」出身的創投業者,滿手是錢,卻找不到投資標的。創投兩方,出現「你不懂我、我不懂你」的代溝。
創業,需要勇氣。在台灣創業,你需要『更大』的勇氣。」
九月份,在台北的一場創業者聚會上,無名小站共同創辦人、FlyingV董事長「小光」林弘全一句話,讓台下三十多位年輕創業家,露出會心的一笑。
儘管從政府、企業大老到各大媒體,都在鼓勵年輕人「勇於創業」。但現實是,台灣的新一代創業者,和擁有資金、資源的投資者之間,正出現一道逐漸加深的鴻溝。在公司擴張的關鍵時期,他們愈來愈難找到「伯樂」,適時提供必要的資金和資源。
七年級生的林弘全,和交大資工研究所同窗簡志宇等六位創業伙伴,十五年前創辦了無名小站,曾創下固定會員破五百萬人,單月流量破百億人次,名列全球二十大網站的紀錄。
但○五年,無名小站移出校園網路,處於急需資金和技術協助的關鍵期,林弘全與伙伴卻長期面臨因為「沒人懂我們在做什麼」,募資四處碰壁的困境。
當時,無名小站的資金需求僅約千萬元,多數的創投公司、天使投資人,卻對這個已建立起一套可操作收費機制、且有超過兩百萬註冊用戶的網站,興趣缺缺。
「規模太小、風險太高」是當時多數投資者,對無名小站的評價。
最後,股市名人賈文中,出資兩千萬元,買下無名小站四九%股權。○六年底,雅虎以七億元併購無名小站。賈文中的投資報酬率是一七五○%。
十年過去,林弘全直言,「有資源的人和有創意的人,距離不但沒有拉近,反而愈來愈遙遠。」
「台灣創投王國」生鏽了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—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 Five Filters recommends: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