離開蕃薯藤之後,我進入了另一家網路公司,擔任資深工程師的角色,在這裡可以參與經營決策,而且備受重視,一開始真的感覺還不錯。在公司裡參與決策會議時,我會提出自己的看法,但不一定會被接受,我承認自己當時年輕氣盛有點自負,而且不太能融入團隊,我覺得自己發表的意見都已經想得很清楚,不太會有問題,怎麼老闆都不聽我的呢。當多數決的答案跟我不一致時,我就會有點挫折,且工作就顯得沒勁。
後來我發現,前一份工作所帶給我的「工作倦怠症」並沒有消失,工作忙的時候沒有感覺,只要工作量一少,就會再次陷入焦慮,不知道自己要些什麼。所以這份工作做不到兩個月我就離職了,感覺蠻對不起當時的老闆與同事的。但自己的問題還是要想辦法自己解決,尤其是人生的方向。
當前同事得知我「又」要離職後,消息傳到了我另一位「前同事」那邊,當他得知我要從目前公司離職,便積極找我約談,問我要不要去他們公司上班,但他們公司是做韌體的,要設計晶片卡上面的程式。由於我那時對自己的人生、自己的未來都非常疑惑,常常問自己我是不是已經不再熱愛 Web 技術,所以才會不斷產生工作倦怠的感覺?我真的想不透,想說趁這次換工作時正式換個跑道試試,做看看 Web 以外的事情,便答應了這份工作。
這份工作,說實在我不在行,就算我大學讀的是電子工程技術系,但我大學除了必修學分外,其他修的都是軟體相關的專業課程。新工作一開始就要學習設立 Windows Kernel Debugging 環境,前輩給了參考資料後,我總覺得這玩意好抽象,一個簡單的任務卻要花上好幾天才能完成。做了一段時間後,負責帶我的主管暗示我不負責任,沒有認真把工作給完成,我得到這種評語當下覺得很氣憤,但不敢說出來,情緒累積個幾天後,終究還是提出了辭呈,結束了這份短暫的工作。年輕人真的不夠成熟,遇到這點小挫折就要放棄,實在不應該,不過後來想想,情緒只是一時的,真正的離職原因應該還是對工作內容沒興趣,情緒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罷了。
這次,我決定不再找工作了,這樣下去對誰都沒有好處。我找不到我要的,但這些迷惘的日子至少讓我知道「我不要什麼」。這感覺好像是退而求其次的鴕鳥心態,但其實不然。人的一生中有無限可能,我們經常航行在浩瀚的人生大海中,剛開始我們不知道往哪裡走,慢慢地好像看見目標,但又會突然像海市蜃樓般的憑空消失。我們不是不知道目標的重要性,看到了我們就會衝,但是當烏雲罩頂,手中又沒有羅盤的時候,確實會找不到行進的方向,便隨著巨浪打來、翻來覆去,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目標是不是對的。
好幾次變換目標之後,我決定重回大學時代一樣,自己接案當 SOHO 族。雖然一直有朋友介紹案子,但我發現怎樣都沒比上班好,而且壓力也比上班時還大,因為你不去接案,就不會有收入,而且接案子通常都是做了幾個月才會收的到錢,說真的 SOHO 族沒那麼好當。
我心裡想著,我怎樣努力,就是一個人接案子,很難談價碼。很多時候專案的成交價都是客戶決定的,就算客戶要我報價,我能報多少?報價超出他聘請一個人的薪水,就勢必被砍價。另一方面,當時的我才 23 歲,走到哪人家都看我是個小屁孩,說名氣沒名氣,說口碑頂多也是靠前同事介紹點案子而已,做不了大事的。慢慢的,我開始對「創業」這個詞彙有點感覺。
我家裡應該稱不上小康,就讀高職的時候還領過好幾次清寒獎學金,從沒看過父母做過生意,倒是因為想做生意而被人詐騙過幾次,親戚之間也沒聽過有什麼做大生意的。創業這檔事,實在離我太遠了。我有一次回家跟爸媽開玩笑提說:「我來開公司好不(台語)」,他們沒說什麼,只冷冷地回說:「你怎麼不去竹科上班」,想當年我許多同學都往竹科跑,做個幾年也是靠股票賺不少錢,但這條路老早被我拋到九霄雲外去了。
「創業」這事我想不透,我只有一個人,能創什麼業?聽說創業風險很大,搞不好還會賠一屁股債。還有開公司除了資金以外,還要準備些什麼?要請多少人?怎樣行銷?怎樣管帳?要研發什麼產品?提供什麼樣的服務?天啊,完全沒頭緒啊!心裡對創業有點崇景,但疑問滿天飛,就是不知道從何開始,但這顆創業的火苗,卻已經稍稍的燃起。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—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 Five Filters recommends:
留言列表